+-
残酷剧场
作者: [荷] 伊恩·布鲁玛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艺术、电影、战争阴影
原作名: Theater of Cruelty: Art, Film, and the Shadows of War
译者: 周如怡
出版年: 2020-6
页数: 400
定价: 8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理想国译丛
ISBN: 9787547736500

内容简介  · · · · · ·

“全球顶尖思想家”写给残酷世界的理性建言

直面人性与历史的暗黑时刻,深入探究是什么让人类如此残暴不仁?

二十世纪的强权与战火又催生了怎样的艺术花朵?

《残酷剧场》是伊恩·布鲁玛多年来在《纽约书评》发表的艺文评论和历史散文精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地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和种族灭绝。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邪恶的纳粹,只等着适当时机爆发。伊恩·布鲁玛则想问:究竟是什么让人类如此残暴不仁?民族?国家?信仰?理想?或只为了满足变态快感?为了追根究底,布鲁玛带领读者探索纳粹的宣传影片、德国占领下的巴黎、犹太人的命运、被盟军炸成废墟的柏林、争议不断的《安妮日记》、珍珠港事变、神风特攻队、堕落艺术、冷战下的东德、巴以冲突、战后的日本的前卫艺术等等,从电影、文学、绘画、音乐、剧场、舞蹈的表现中,重回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场以及战后重建的世界,试图找出答案。

艺术家...

(展开全部)

“全球顶尖思想家”写给残酷世界的理性建言

直面人性与历史的暗黑时刻,深入探究是什么让人类如此残暴不仁?

二十世纪的强权与战火又催生了怎样的艺术花朵?

《残酷剧场》是伊恩·布鲁玛多年来在《纽约书评》发表的艺文评论和历史散文精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地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和种族灭绝。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邪恶的纳粹,只等着适当时机爆发。伊恩·布鲁玛则想问:究竟是什么让人类如此残暴不仁?民族?国家?信仰?理想?或只为了满足变态快感?为了追根究底,布鲁玛带领读者探索纳粹的宣传影片、德国占领下的巴黎、犹太人的命运、被盟军炸成废墟的柏林、争议不断的《安妮日记》、珍珠港事变、神风特攻队、堕落艺术、冷战下的东德、巴以冲突、战后的日本的前卫艺术等等,从电影、文学、绘画、音乐、剧场、舞蹈的表现中,重回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场以及战后重建的世界,试图找出答案。

艺术家为了回应强权的压迫与残酷的现实,在作品中揭露文明行为背后的黑暗面,直视人性中邪恶的冲动。赫尔佐格、法斯宾德、马克斯·贝克曼、乔治·格罗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大卫·鲍伊、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岛渚、村上隆、克鲁伯等,都试图探究人类处境的深渊,从中开出艺术的花朵。布鲁玛从不同的人物切入战争,结合对作品的分析、对历史的洞察,辅以敏锐的美学判断,提供读者一个理解人类当前处境的面向,让我们对生活中所见之美、暴力和残酷,有更深刻的体会。

★ 直视人性中的邪恶深渊,剖析暴力、残酷、权力与艺术的神秘联结。从电影、摄影、绘画,到文学、音乐和舞蹈,谈论备受争议的纳粹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德国新电影代表者法斯宾德、表现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马克斯·贝克曼、美国西部片精髓象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被称为“摇滚变色龙”的大卫·鲍伊等艺术家,到德布林、永井荷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文学家,见证他们如何回应强权与战争、对抗残酷的现实,最后从中开出艺术的花朵。

★ 以史实和理性,取代狂热与悲情,探讨20世纪影响全人类命运的战争与种族屠杀。本书从不同艺术家和烽火下的“普通人”的经历,切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柏林和巴黎的惨况、犹太大屠杀的悲剧、神风特攻队的自杀攻击、《安妮日记》的争议、冷战下的东德、巴以冲突、美国帝国主义等,带领读者深入探索这些事件背后的权力机制与人性冲突,分析人们对20世纪动荡时代的历史认知与解读。

★ 从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到作品的时代精神,理解人类当前的处境与危机。布鲁玛不仅仅聚焦于“二战”,其关怀扩及今日世界的认同危机、找寻历史真相的无力感、底层社会的暴力、年轻世代的虚拟世界生活、当代新闻媒体怪象、亚洲国家经历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产生的迷惘等,重新赋予20世纪的经典电影、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全新的时代意义。

★ 美国笔会“迪亚蒙斯坦—施皮尔福格尔艺术评论奖”(Diamonstein-Spielvogel Award)得奖作品。

布鲁玛的兴趣广泛,并对此充满热情,勇于批判……尽管他剖析的创作者天马行空,他的见解评论却总是鞭辟入里。

——《书单》

布鲁玛写作风格行云流水,探讨题材广泛多样……展现一般文化评论者缺乏的器度……在艺术作品分析上多有着墨,虽然世道日益艰难,但他在字里行间仍对历史抱持正面态度。阅读他的作品,是一趟独树一格的知性之旅,与艺术文化独一无二的邂逅。

——《科克斯评论》

作者简介  · · · · · ·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生于荷兰海牙。曾担任《远东经济评论》和《旁观者》杂志记者與《纽约书评》主编,为《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报刊撰写关于亚洲的政治和文化评论,并曾任教于牛津、哈佛、普林斯顿、格罗宁根等大学。现为纽约巴德学院保罗·威廉斯教席之民主、人权和新闻学教授。出版的著作有《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创造日本:1853—1964》等。2008年被授予“伊拉斯谟奖”以表彰他“在欧洲对文化、社会或社会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同年以其卓越的著作帮助美国读者理解亚洲的复杂性而获得“肖伦斯特新闻奖”。2008年和2010年被《外交政策》杂志选为“全球顶尖思想家”。

目录  · · · · · ·

前言
一 受害者情结的欢愉与险境
二 迷人的自恋狂:莱妮·里芬施塔尔
三 沃纳·赫尔佐格及其英雄
四 柏林之光: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五 毁灭德国计划
· · · · · · ( 更多)
前言
一 受害者情结的欢愉与险境
二 迷人的自恋狂:莱妮·里芬施塔尔
三 沃纳·赫尔佐格及其英雄
四 柏林之光: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五 毁灭德国计划
六 只有故乡好
七 安妮·弗兰克的身后事
八 德占时期的巴黎:甜美与残酷
九 扭曲的纪录片艺术
十 珍珠港事变之欣喜若狂
十一 为帝国捐躯的神风特攻队
十二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战争
十三 被夺走的梦想
十四 尖酸刻薄的记事者:哈里·凯斯勒
十五 信仰者
十六 孟加拉文艺复兴最后一人
十七 他们现在的样子:迈克·李
十八 尴尬的艺术
十九 创造大卫·鲍伊
二十 必胜的穿衣哲学
二十一 马克斯·贝克曼的马戏团
二十二 堕落艺术
二十三 乔治·格罗兹的亚美利加
二十四 反朴归真的大艺术家
二十五 东京执迷
二十六 日式悲剧
二十七 虚拟暴力
注释
出处
·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理想国译丛 (共4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八月炮火》,《奥斯维辛》,《耳语者》,《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