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国基业:从史前到金雀花王朝(英格兰史六部曲)

彼得•阿克罗伊德 (作者), 赵国新 (译者) 格式: Kindle电子书

编辑推荐:

1、一套真正有故事的英格兰史,发扬史家的文学之魂,让历史更加鲜活具体
这是一套真正用心讲好故事的历史,在史学写作变得越来越专业化的今天,阿克罗伊德再次提醒我们注意,讲好故事是一门多么重要的史家技艺,文学技法仍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过去的世界。英格兰历史上令人惊叹不已的人物在书中轮番登场:为“离经叛道”的婚姻而得罪天主教会的亨利八世,盛极一时的维多利亚女王,运筹帷幄的温斯顿•丘吉尔……优秀的历史作品不仅仅包含准确的事实,精彩的叙事也会让历史暗流和时代精神变得更加鲜活具体。

2、传奇作家阿克罗伊德用一生筹备,凭一己之力写出真正英国味的历史
彼得•阿克罗伊德是英国文坛的代表性人物,深耕英国文化数十年,著有《伦敦传》《泰晤士河传》《阿尔比恩:英国想象的起源》《牛顿传》《莎士比亚传》《狄更斯传》等数十部关于英国及其伟人的历史著作。2003年,因卓越的文化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他也是《Time Out城市指南》眼中的新一代英国“国民史官”。他准备了整整一生,从2011年动笔书写“英格兰史六部曲”,历经十年,凭一己之力为他挚爱的国度写下了一整套辉煌的民族史诗。

3、激荡人心的古代史和中世纪史,在权谋斗争中看到英格兰缔造者的传奇
卷一《帝国基业》涉及历史时段漫长,从史前人类定居一直讲到了金雀花王朝的陨落,涵盖了英格兰灿烂的古代史和中世纪史。从埃塞尔斯坦建立英格兰王国到诺曼征服,从爱德华征伐苏格兰到英法百年战争,从农民起义到王族厮杀的玫瑰战争。这些激荡人心的权谋斗争令我们得以领会英格兰缔造者的传奇,而其议会制的创立和《大宪章》的签订孕育出了现代的种子,也为大英帝国的兴盛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4、海外众多媒体一致推荐!200余幅珍贵图片,再现历史精彩瞬间
《泰晤士报》《观察家》《旁观者》《图书馆周刊》《书单杂志》《科克斯书评》《每日快报》齐声赞誉。六卷中文版精选221幅历史画作和照片,直观呈现富于视觉想象的英格兰历史。阿克罗伊德既是精于叙事的作家,也是史学功底深厚的历史学家,他以作家独有的细腻笔触,在把英国历史娓娓道来的同时,保证史实的严谨性和专业性。

内容简介:

“英格兰史六部曲”是历史作家彼得• 阿克罗伊德的代表作品,包含《帝国基业》《都铎王朝》《叛乱年代》《革命世纪》《君临天下》《革故鼎新》共六卷。它以恢弘的笔触书写出这个传奇国家所经历的历史进程:这个曾经封闭的岛国,如何借助宗教改革、议会制度、技术与思想的革命,以及贸易与殖民扩张,一步步成为一个领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以及在帝国衰微的今天,它又如何重新在战后的新秩序中定位自己,并且继续影响着世界。阿克罗伊德的写作传达出他对这个曾在人类文明中居于顶点的国家的深刻眷恋,既铸就了一部大国崛起的奋斗史和创新史,也成就了一部辉煌的民族史诗。

《帝国基业》是阿克罗伊德“英格兰史六部曲”首卷,涵盖了从英伦文明初始到金雀花王朝陨落的漫长历史时期。本卷既论及史前巨石阵,罗马统治,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等部落的入侵与征服,英格兰王国的建立、诺曼征服、玫瑰战争和中世纪诸王的统治等政治与军事的历史,也探究了英格兰民族的源起,宗教与精神的生活,习惯法的形成、议会制的创立和《大宪章》的签订等文化与制度的历史。大英帝国正是通过这一时期的人民生活、政治事件和制度革新,为其兴盛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作者简介:

彼得•阿克罗伊德(Peter Ackroyd,1949— ),英国历史作家和小说家,著有“英格兰史六部曲”、《伦敦传》和《莎士比亚传》等六十多部作品。1984年当选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成员,曾获毛姆文学奖、惠特布雷德传记奖和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的威廉•海涅曼奖,2003年因其在写作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赵国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文论和19世纪英国小说研究,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已出版《20世纪西方文论选读》《西方古典文论选读》《自由及其背叛》《现代西方思想史:1789年至今》等专著或译著二十余部。

精彩书评:

英国是不是该选出一位新的国民史家了?阿克罗伊德凭借这部作品,有资格担纲这个国家的下一任史官……他所描绘的过去并非一个遥远的异国,而是一个充斥着时新变化的国度。这部一部书写连续性而非差异性的历史作品。
——《Time Out城市指南》

每一页都充满了令人回味的文字和出人意料的史实,于细节处听到惊雷。……阿克罗伊德从来都不是一位循规蹈矩的历史学者。他的写作更加引人入胜,希望你能够将英格兰的沃土捧在手中。他瑰丽的文笔将这一切包裹其中,令人心服口服。
——《旁观者》

这是一部充满智慧、写作清晰的作品,它也以一种微妙且令人信服的方式展现出英格兰的历史和身份认同。
——《泰晤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