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典籍里的中国:巾帼佳人

典籍里的中国:巾帼佳人 内容简介: 我们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生生不息,绵延不断,根本在于一代代先贤将文化、精神、品格浓缩在竹简,在纸张,在字里行间,一代代华夏子孙以典籍为媒,在经典中汲取向前的力量,薪火相传。 典籍不应束之高阁,因此《典籍里的中国》从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里面,选取“
历史人物

汽车250年史:从蒸汽三轮到飞行汽车

汽车250年史 内容简介: 本书中,史蒂芬·巴黎西恩考察了汽车丰富多彩的130年历史中的影响、发展与意义。他讲述了汽车及其创造者们的故事: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那时只是一辆四轮驱动的电动四轮车,到早期的先锋汽车制造商,再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20世纪50-70年代的战后年代,最终停笔在20世纪
历史人物

1898·福爾摩沙踏查

1898·福爾摩沙踏查 内容简介: 本書介紹阿道夫·費實的生平簡歷及其民族誌研究,他出生於奧地利,喜愛藝術及旅遊,為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的創辦人。1898年2月至5月,費實親身探訪日治初期的臺灣,彼時國際間對這個日本的新殖民地所知不多,費實想觀察的重點是臺灣在進入日本統治時代後,島內不同族群以
历史人物

边界的诱惑

边界的诱惑 内容简介: 曾经有一个国家,名叫南斯拉夫。它曾经是世界主义的乌托邦实验场,如今,它的形体已不复存在,却给整个东欧留下幽灵般的遗产。 从2018年到2020年初,作者踏上前南斯拉夫的土地,走入它曾经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与当地人相遇或分别、攀谈或争辩,透过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代际的记忆,让前
历史人物

典范与传承:中华国宝级文物背后的艺术史

典范与传承 内容简介: 本书以轻松诙谐的口吻,似闲话家常一般,按书法、绘画、陶瓷、青铜、杂项等类别将台北故宫博物院十余件网红文物及相关文物进行分类讲述,娓娓道来它们背后的历史与传说,并从艺术史角度对其价值进行评述。全书叙述流畅明达,让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鲜活起来,使读者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还能
历史人物

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

中国转向内在 内容简介: 在两宋之际的战乱动荡中,政治凌驾于经济、文化之上,专制皇权膨胀为绝对独裁,一些倾向保守的知识分子转向儒学,以道德重建为救亡图存之道,这种保守主义思想终于被树立为国家正统,这就是影响后世中国近千年之久的“理学”。然而,对于思想文化的发展来说,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11世
历史人物

健民的账本: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数字人生(1952~1993)

健民的账本 内容简介: 健民,即张健民,曾任山西省政协副秘书长。张健民留下12本账本,时间跨度为从1950年代到1990年代的40余年。《健民的账本——1952~1993,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数字人生》对张健民41年生活账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爬梳。解析出账本中蕴含的丰富时代信息,既是一部个人生活史,
历史人物

两头不到岸: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

两头不到岸 内容简介: 近代史家杨国强教授最新力作。他以隽永的文笔带领读者走入20世纪初年的历史场景,重现晚清末期至民国初年这一过渡时代的思想、政治与社会:数千年来的历史中国在层层分解中走向支离破碎;时人以变应变、各自恢张的新法和西法在现实中国却一败涂地。这期间,科举停置、变法立宪、辛亥鼎革及新
历史人物

跨越阶层差异:上海工人的组织与生存(1945-1949)

跨越阶层差异 内容简介: 1945~1949年,上海劳资争议爆发的频率达到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来的最高峰,劳资关系紧张。为应对危局,国民党政权转变工运策略,从压制工运转变为控制劳工,引导工运组织为其所用,垄断工运的领导权,注重将帮会组织纳入体制。但国民党政权内部并没能集中工人运动的力量,
历史人物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内容简介: 社会的发展演变,往往能够超越朝代的更替,而有其独自的趋向与逻辑。本书参考西方社会学理论,在浩瀚的传世文献中搜整拾零,广采碑志材料,通过海量数据统计与个案比较,描绘了东汉至唐末的中国社会史,开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与量化研究方法。 作者将七百年中古史划分为二十七期,分段考
历史人物

北京的历史细节

北京的历史细节 内容简介: 本书为腾讯·大家签约作家陆波全新历史文化散文集,分为“王朝旧迹”“市井迷踪”“山寺传奇”三辑,探寻北京的历史遗存,爬梳古都的旧人旧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读者穿行于北京街巷深处,挖掘那些潜埋在城市缝隙和历史褶皱中的隐秘细节,赋予历史以生命气息和人文韵致。 作者简介:
历史人物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中国中古政治史论 内容简介: 西晋末年,五胡入华,在持续七十年的纷乱局势中,鲜卑拓跋氏脱颖而出,创立北魏王朝。作者由此入手,论述拓跋氏如何建立核心集团与核心区以作为统治基础。但北魏后期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的分离,引发六镇之乱,东、西魏分立。在此背景下,作者进而探讨东、西势力对河东地区的争夺和当地大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