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安娜
作者: 卢然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20-11-1
页数: 368
定价: 5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0716901

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长版】

《亲爱的安娜》是我国第一部公开讨论进食障碍和抑郁症的心理小说,也是一部试图以浪漫派哲学为引子,探讨当代青年的精神危机和自我救赎的成长小说。小说讲述了成长于保守而严厉的知识分子家庭,敏感,有完美主义人格,徒有好学生面具却自视为体制局外人的少女陶芷衡,在高考失利、恋情和友谊遭遇背叛等一系列打击之后,走上了一条疯狂学习和极端减肥的反抗之路。为了打赢这场精神对肉体的战争,重获康德式的内心自由,她朝“安娜”(厌食症)寄出了第一封情书……

然而,梦想中的奇迹年只是昙花一现,向下的黑暗之路却漫长得没有尽头。

一个人为了追求自由,戴上了自己设立的枷锁,想要以最极端的藐视肉体的方式,证实精神与美至高无上的胜利,最终却折断了自己的羽翼。

是腓特烈大帝的“普鲁士精神”?还是一厢情愿的囚徒的幻想?

她承认了失败,但从未放弃。

“在世界对我关闭了每一扇门之...

(展开全部)

【内容简介-长版】

《亲爱的安娜》是我国第一部公开讨论进食障碍和抑郁症的心理小说,也是一部试图以浪漫派哲学为引子,探讨当代青年的精神危机和自我救赎的成长小说。小说讲述了成长于保守而严厉的知识分子家庭,敏感,有完美主义人格,徒有好学生面具却自视为体制局外人的少女陶芷衡,在高考失利、恋情和友谊遭遇背叛等一系列打击之后,走上了一条疯狂学习和极端减肥的反抗之路。为了打赢这场精神对肉体的战争,重获康德式的内心自由,她朝“安娜”(厌食症)寄出了第一封情书……

然而,梦想中的奇迹年只是昙花一现,向下的黑暗之路却漫长得没有尽头。

一个人为了追求自由,戴上了自己设立的枷锁,想要以最极端的藐视肉体的方式,证实精神与美至高无上的胜利,最终却折断了自己的羽翼。

是腓特烈大帝的“普鲁士精神”?还是一厢情愿的囚徒的幻想?

她承认了失败,但从未放弃。

“在世界对我关闭了每一扇门之后,我还可以转向内在世界:如果我可以控制我的身体,我的灵魂便是自由的……但这样的自由是多么虚幻,多么脆弱啊。”

“是你第一次让我看到了玫瑰色的世界,尝到了美与自由的甘甜……即使这只是转瞬即逝的梦幻,一切终将归于虚无,我仍为自己的成就与罪孽感到骄傲——不是为了你,而是为我自己。”

“我将永远怀念你。然后尽我所能把你忘记。”

【内容简介-勒口版】

“如果可以控制我的身体,我的灵魂便是自由的。”

藐视欲望,严于律己,才能成为更好的人。追求完美又有何罪?面对母亲的控制、学业挫折与人际压力,陶芷衡选择通过极端节食来掌控自己的命运,踏上了追逐美和自由的旅程。以瘦为名,以卡路里为敌,她向“安娜”寄出了第一封情书……

然而,光荣和胜利只是昙花一现,向下的黑暗之路却漫漫无期。

当食物既是欲望又是敌人,肉体成为自我攻击的对象,迷失自我的少女如何在理性和偏执的两极间找到平衡?

未来的某一天,她能赢得这场精神对抗肉体的战争吗?

【献词】

致爱与自由

以及一直追寻它们的你

【评论摘录】

《亲爱的安娜》文字很美,很细腻,很多地方有一种细微的夜色和酒韵之美。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女孩的挣扎与成长,独特的叙述视角,独特的情感体验,都让这本书不同于以往看到的成长小说,有一种别样的力量。

——郝景芳

值得一看再看的连载。文章的魅力得益于压抑且敏感的题材、流畅且适度陌生的文字以及作者对德国古典哲学深刻的理解。

——Castro Julia,2015年2月19日

作为读者的我,从这本书中读到了一个完美主义者的挣扎、自救和成长,也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物心理的细致体会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感谢作者创造了这样一个令人满足又引人深思的故事。

——Kate_Linden,2014年7月1日

比起“完美”,芷衡更加向往的或许是“自由”:她想逃离被他人(特别是母亲)安排和控制的生活,而由自己来控制生活。对身体的执着是她表达这种愿望的方式,是她无声的反抗。

跳出故事来看德国的自由观,并不只是外表服从和内心自由那么简单。德国式的自由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并不是个人幸福,而是某种更高观念在个体中的实现。国家也是这样的一个个体,它的逻辑就同样不是追求国民幸福,而是实现自己所代表的理念。从康德、洪堡、费希特,到19世纪中叶大部分的德国自由派,都认为国家是个人自由的保障,因此个人需要服从国家政权,甚至可能牺牲自我去成全国家。

然而,要秉持这样的自由观去生活而不使之崩塌,需要两个条件:对外部权力的服从不能明显地侵蚀个人自由,个人必须相信这样的生活有意义——哪怕只是作为某个伟大进程一部分的意义。在芷衡的故事中,两个条件都被破坏了:她的内心强烈抗拒着他人对自己生活的支配,但同时又不能找到更高的意义去生活,最后连朴素的“幸福”也不存在。

要解决这个怪圈,就需要去追寻意义。尽管“您一旦要做您想要做的事,您随时随地都是自由的”,但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生活是在追求什么,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Kate_Linden,2016年2月7日

作者简介  · · · · · ·

卢然,生于1989年1月。

2005年获第七届“中华杯”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12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2015年毕业于UCSD国际关系与太平洋研究学院。

2006年成为作家出版社首批签约作者,出版长篇小说处女作《今晚我们跳舞》,2010年出版第二部小说《蔚蓝色的告别》。

曾为博客中国撰稿人、公共政策研究员、NGO从业者。学习/工作过的地点:北京、香港、圣迭戈、纽约。

现居北京,为自由译者、作者和两只猫的姐姐。

目录  · · · · · ·

长乐街的伊卡洛斯
如在镜中
沉重的时刻
一个青年保守主义者的画像
The Saltwater Room
反抗重力
· · · · · · ( 更多)
长乐街的伊卡洛斯
如在镜中
沉重的时刻
一个青年保守主义者的画像
The Saltwater Room
反抗重力
神秘之路通向内心
战士与舞鞋
Waldeinsamkeit
Flying too close to the Sun
怀念,一个被误用的词
完美降临之前
玫瑰色的奇迹年
失格者
Dark paradise
The Point of No Return
Nichts, Nichts, gar Nichts
归途
· · · · · · ( 收起)

> 更多短评 5 条